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 最早提出脑是心理器官的是公元二世纪著名医生盖伦
国
代
号 中国 GV24 日本 2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3 富耶氏 德国 LG23 英国 Gv24 美国 Go24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1]。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灵魂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灵魂分裂症等。
4 神庭穴的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针灸甲乙经》:神庭,在发际,直鼻,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6 穴名解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
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灵魂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道经中有三丹田之说。《中黄经》以脑宫为上丹田,心宫为中丹田,腹胃为下丹田,也称上中下三庭。《黄庭中景经》注:“面有神庭。”《黄庭内景经》注:“神处其中则灵,灵则应,应则保身。”故神庭者脑神之宅,保身之堂也。此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处,正当脑海前庭,为神居之所,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主治烦闷恍惚,癫疾风痫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癫疾风痫……悸惊不安寐。”因名神庭。[3]
7 特异性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
8 所属部位前头[4]
9 神庭穴的定位标准定位: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5]。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神庭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2]。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
神庭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10 神庭穴的取法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给前4.5寸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从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拇指指甲中点处即是神庭穴[7]。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1]。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2]。
12 神庭穴的功效和影响神庭穴具有宁神醒脑、降逆平喘的功效。
神庭穴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影响[1]。
神庭穴系督脉、胃经和膀胱经之会穴,有清头宁神之功,主治癫狂风痫,惊悸不安[3]。
13 神庭穴主治病证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灵魂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灵魂分裂症等。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灵魂分裂症及高血压、疟疾等[1]。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2]。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失眠;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6]。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9]。
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灵魂分裂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沿皮刺0.3~0.5寸[1]。
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6]。
沿皮刺0.5~0.8寸[2]。
平刺0.5~0.8寸[10]
14.2 灸法可灸[1][6][10]。
艾条灸5~10分钟[2]。
15 神庭穴的配伍神庭穴配列缺治头痛[1]。
神庭穴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目赤肿痛[1]。
神庭穴配三阴交、神门治失眠[1]。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影响,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影响,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影响,主治癫疾呕沫。
神庭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头痛目疾[6]。
神庭配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治失眠[6]。
神庭配本神、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治癫疾[6]。
神庭配风池、合谷、太冲,治小儿惊风[6]。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足通谷,治鼻鼽、清涕出[6]。
16 特效 ***用中指指尖掐按神庭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和调理由重感冒或晕车、晕船引起的头昏、呕吐等症状[7]。
17 文献简介《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疟,神庭、百会主之。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
《针灸大成》: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普济方》: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类经图翼》: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
18 神庭穴研究进展 18.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关于脑为元神之府的正确说法是
脑为元神之府。
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因此,脑的功能和五脏相关。人之灵机记性、思考语言、视、听、嗅等均为脑所主,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为人体生活活动主题的中枢。神明之心实质就是脑。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常心脑并称,心脑同治。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和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灵魂觉悟思考活动主题和五脏做了联系。
汪昂出生于何处
关于脑为元神之府的正确说法是说明如下:
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正确。
“脑为元神之府”是中医学的壹个基本学说,它认为人的灵魂活动主题、思考觉悟、记忆等都和大脑有关。这一学说源于古代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姿势,是对人脑功能的一种概括和拓展资料。
在中医学说中,脑被称为“元神之府”,这是由于人的灵魂活动主题、思考觉悟、记忆等都是由脑产生的。脑是人体的顶尖指挥中心,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主题。因此,中医认为,脑的功能正常和否,直接影响到人的灵魂情形和身体健壮。
中医对脑的认识,不仅仅是从解剖学的角度,更是从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中医认为,脑的功能不仅仅包括思索、记忆等顶级神经活动主题,还包括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免疫、循环等体系的功能。因此,脑的健壮和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整体健壮。
在中医的治疗中,对于脑的疾病,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都会从调理脑的功能入手,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方式,来改善脑的血液循环,进步脑的营养供应,从而恢复脑的正常功能。
同时,中医还强调预防脑病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性,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都有助于维护脑的健壮。除了这些之后,中医还提倡通过进修、思索、锻炼大脑等方法,来进步脑的活力,延缓脑的衰老。
小编认为啊,“脑为元神之府”是中医对人脑功能的一种科学认识,它强调了脑在人体健壮中的重要影响,也为中医治疗脑病提供了学说依据。同时,这一学说也提醒大家,要重视脑的健壮,通过合理的生活习性和进修方式,来维护和进步脑的功能。
一李时珍的作品有哪些?
汪昂
汪昂(1615-1694年),字_庵,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贫寒,遂弃举子业,立志学医。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操作,经过30年的寻觅研究。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决》等。
中文名:汪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休宁
出生日期:1615年
逝世日期:1695年
职业:医学家中医
代表作品:《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
个人简介
汪昂(1615-1695年),字仞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西门人氏。汪昂自幼苦读经书,“经史百家,靡不殚究”,是县里的秀才。明朝末年,汪昂寄籍浙江丽水,期间曾多次参与科举考试,欲走仕途,但每每名落孙山。
明朝灭亡后,随着汪昂年龄以及阅历的增长,他越来越看清科举考场的腐败,开始厌恶科举制度,又由于明亡而有感于民族民族的兴衰,于是,在清朝顺治初年,毅然弃儒学医,笃志方书,并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医学学说研究和著书立说,从而著有大量医学科学普及书籍,盛行于世,成为一代新安医学名家。
主要贡献
汪昂诊病,注重临床。其一重脉证,二注药性。汪氏以为:医学之要,莫先于切脉,脉候不真,则虚实莫辨,攻补妄施,鲜不夭人寿命者。其次则当明药性,如病在某经当用某药,或有因此经而旁达他经者(《本草备要》自序)。
在长年的行医经过中,汪昂发现“古今方(医)书,至为繁夥”,而为医方注释之书却很少。自陈无择首创张仲景《伤寒论》注释后,“历年数日,竟未有继踵而释方书者”。给初涉医门者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医方难以掌握。于是,汪昂便广搜博,网罗群书,精穷奥蕴,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汪昂68岁时写成《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全书六卷,分21门,共收入正方370余方,附方490余方。此书博古书,既吸收了宋代陈无择解释仲景之书以及明代新安医家吴昆《医方考》等书之优点,又结合了自己长期的临床操作,先解释受病之由,次说明用药之意,分别宜忌,唯求义明。《医方集解》刊行之后,迅速流行全国,1935年被曹炳章先生编入《中国医学大成》,1959~1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曾先后七次刊印发行,全国中医高校将其列为参考教材,1999年民族中医药出版社再次将汪昂医学全书编入《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
人生故事
汪昂弃儒攻医,时年三十有余,可谓大器晚成。其抛弃仕途,改而学艺,认为“诸艺之中,医为尤重”,于是乎独专医学。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身居避远山区,全靠自身勤勉,博览群书,刻苦钻研,而终成一代名家。
主要著作
汪昂不仅擅长临证,专心研究医学学说,而且特别重视医药的相互影响,其常曰“用药如用兵”。认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虽为完善、周明,然而过于浩繁,于是乎汪昂“特裒诸家本草,由博返约,取适用者,凡四百品,汇成小帙”,起名为《本草备要》。
《本草备要》(四卷)1683年成书,后经清代初年三大名医其中一个太医院判吴谦审定,1694年在国内广为刊行,总数有70余种版本之多。1729年(日本享保14年)流传日本,植村藤治郎将《本草备要》刊印并在日本发行。之后,《本草备要》翻印次数至少超过200余次之多,在当代临床类实用本草中影响最为深广。该书选药精当,重点药效突出,运用方式翔实,读之令人兴趣盎然,不仅是药物学专著,也是进修中医辨证论治、立法处方的好医书。书中记载了汪昂个人的特殊见解多达120余处,例如用三文钱的中药车前子一味治愈宋代翰林学士欧阳修(文忠)的暴泻等医案案例,并在中医书籍中较先提出了人脑的功用,故而深受医界喜爱,成为中医药人员必要的进修书籍其中一个。
人物评价
汪昂一生诊务繁冗,然其著书立说至老不倦。他著书立足于基础,着眼于普及,并讲究实用,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汪昂一生著作丰硕,除《医方集解》、《本草备要》,尚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汤头歌诀》、《经络歌诀》、《痘科宝镜全书》、《本草易读》等书。这些著作和前人相比“皆另为体载,别开经路,以前贤为竞之旨,启后人便易之门”。
《中国医学史》称汪昂“其书浅显易明,近人多宗之”,乃为我国清代著名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汪昂在学医经过中,深感《素问》、《灵枢》“理至渊深,包举弘博”,为医家必读之典范。然篇卷浩繁,文字古奥,病症脉候、针灸方药,错见杂出;“又随问条答,不便观览”。虽然历代有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
(包括《素问》和《灵枢经》)进行整理、编次、校订或注释,但大多内容繁杂,重点欠明,不便于掌握内容要领。他对元代滑寿于《读素问钞》中将《素问》中不同内容分12项予以摘抄的编撰法,较为赞赏,乃仿其方法,选录《素问》、《灵枢》主要内容(不包括针灸)加以条析,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杂论等9篇,酌取各家学说予以简注,编成《素问灵枢类纂约注》2卷,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序而刊行。他认为《素问》治兼诸法,文字重于说理;《灵枢》偏重于针灸、经络,有等于一部分内容体现于术数。因此,所辑各篇原文以《素问》为主,《灵枢》为副,但对精要含义,大致予以赅括。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所引《内经》原文,均注明出处,不致相互参错。虽于《内经》原篇有所删节,但段落依旧,前后条贯,并无割裂原文之弊,较之滑寿《读素问钞》,别具特色。原著经过汪氏从头分类编次,增强了体系性。其中的注文多辑自唐代王冰、明代马莳、吴昆和清代张志聪等诸家研注《内经》的著述,并能结合个人进修《内经》的心得,畅抒己见。他在该书序言中谈他怎样
编纂此书时说:“或节其繁芜,或辨其谬误,或畅其文义,或详其未悉,或置为阙疑。”立论多较允当,力求阐发《内经》奥旨蕴义。由于他编写经过中注意精选《内经》原文(多系学术价格较明显,或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且分类有序,注释较为语简义明,浅显扼要,故此书在《内经》节注本中颇有影响,后世甚至有将它作为《内经》教材者。以上大致反映了汪氏在医学学说方面的造诣和著述成就。
汪昂在普及本草学、方剂学著述方面,尤有突出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等于广泛。本草学自《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汉代)问世以后,历代著作等于丰盛。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广收博引,论述精博、综合,载药达1892种,对本草学的研究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该书篇卷浩繁,备而不要,难以尽读,不便于初学入门。而《本草蒙筌》、《药性歌赋》等书又拘于文字对偶,阙略尚多,要而不备。再者,上述几种本草著作,只言某药治某病,而未说明主治之因此然,即或偶有解释药性者,也大多辨析不详,文字表述不够明晰、流畅,影响到本草学姿势的普及。面对这种现状,汪昂决心在“备”、“要”二字上下功夫,编撰一部以说明药性、主治为主的普及性的本草专书。他潜心研究历代本草,博诸家学说,以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二书为主,删繁就简,由博返约,取常用药400余种,约于康熙二十年(1681)辑成《本草备要》一书。十年后,他又增补60余种,名为《增补本草备要》,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行于世,但后世仍沿用旧名《本草备要》。全书共分8卷,卷首列“药性总义”一篇,概述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配伍、归经、功用、禁忌及炮制大要。后将470余种药物分为草部、木部、果部、谷菜部、金石水土部、禽兽部、鳞介鱼虫部和人部,分类说明。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述其所入经络、功能及主治。以“十剂”宣、通、补、泻冠于首,以土产、修治、畏恶附于后,并对不少药物注明毒性、服法、饮食宜忌、药时刻、异名、功效及真伪鉴别等。另有附图400余幅。此书体裁创新,颇具特色,选药精要,对临床最常用药物几乎赅括无遗,而且文字明晰流畅,便于记诵。
汪氏论药,注意引录本草名著精要之说予以综括。在学术见解方面,师古而不泥古,并能折衷前贤论述而多有创见。如书中既有18反、19畏之内容,又据临床操作提出异议,而不拘执于前人“相反相畏”之说;其于药性,虽列百家之言,然必参以己见,判断其曲直是非。此书虽为本草专著,为了更切于临床参考,论药之时,必参之以论证,并将药性结合病证或病因相互阐发,亦将中医之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学的学说和药物学内容熔为一炉,以辨证论治的守则贯穿始终,使读者有规可循,遣药变通有法,既明理义,又切合实用。因此,该书自刊行后流传甚广,刊本达
60余种之多,其中最早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另有1729年日刻本等。由于此书论述浅显,释理明畅易懂,对普及本草学姿势影响很大,
也可以说是国内第一部普及性本草名著。清代以前,历代医学家编撰的方书不少。在医方分类、方剂学说等方
面亦有所阐发,但于方解方面着力不多。金成无己《伤寒明学说》对制方之理虽有论及,但所述医方只20首。明代吴昆著《医方考》,其注解医方虽较成氏有所增加,但多限于个人识见,其方义述理或不够详明,收方范围亦欠广。汪昂认为,医者知有方,亦当知方之解。否则“执死方以治活病,其不至于误世殃人者几希?”。有鉴于此,他在撰写《本草备要》的同时,又仿照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及吴昆《医方考》遗意,广收博,集录诸家之说,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著成《医方集解》一书相辅而行,互资为用。此书共3卷,选收方剂近700首(包括正方和附方),按功能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计21门。各门之首,均简要阐述其功能、适应证及主治病证的病因病机。各方名之下,简注功效及方剂出处,次列主治病证、方药组成,再次方义解释及附方加减等,并对各方所治病证的病源、脉候、脏腑、经络以及治法,无不备录。书后尚附“救急良方”一章,记载了20余种意外或暴发危证的抢救方式,以备仓猝之需。书后附《勿药元诠》1卷,以简要、流畅之笔叙,晓示读者防病养生之大要。汪昂所辑诸方,多为临床所常用的历代名方,大多属于药味精炼、药性平和,方效可靠者。其选方范围,博取于历代医书;选方宗旨,以理法精当、实用有效为守则,大多属名医创用之方,亦有出自名不见经传的医家效验之方,体现了其选方较为客观、求实的态度。书中所载述的一些后世常用名方(如百合固金汤、金锁固精丸等),由于原始文献已散佚不存,幸赖汪昂收载而得以传世。在方剂分类上,汪氏参考“十剂”说,按功能分类并予以扩充,又揉合前贤的见解,创立了将方剂学按病因和治法予以综合归纳的分类方式。这种方剂分类法较为完善,便于临床应用,并使方剂学成为一门不依附于本草学或病证学的独立学科。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同类方剂的有关内容,便于据病选方;同时也避免了同一方剂的重复出现。这不仅在当时一个创举,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汪昂以后的方剂学专著(如洛《成方切用》、张秉成《成方便读》等),大多沿袭此法进行分类,甚至目前出版的《方剂学》教材,也基本沿用汪昂的医方分类法。在对待各方的方解方面,汪氏汇古今数十位医家之学术精髓,上自《内经》、《伤寒杂病论》,下迄金元四大家和明代、清初诸贤之论,均予选录,博览约取,附以己见,阐发立方蕴旨。他释方着意于“辨证论方”,“虽名方解,而病源脉候、脏腑经络、药性治法,罔不毕备”,释方和临床密切结合,从而使理、法、方、药相应贯通,为后世方书之释方树立了规范。《医方集解》由于有以上特征,问世之后,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很大,长期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中医门径书中之重要著作。刊本多达50余种,现存最早为康
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
在《医方集解》刊行之后,通过10余年的操作,汪昂编撰了一部使读者能在较短时期内进修并掌握临床常用方剂的著作《汤头歌诀》,遂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行问世。此书选常用方剂300余首,编成流畅易读的七言歌诀200余首,并在每方之下附有简注,以补方歌因音韵限制或过简之不足。汪氏此编的特征在于粗分门类(按功能分20门,类似《集解》),便于检索;且“歌不限方,方不限句;药味药引,俱令周明;?并示古人用药触类旁通之妙,便于取裁”。此书受到初学者的欢迎,流传甚广,对后世方剂学之教和学有很大影响。刊本达30余种之多。后人多有仿此体例而编写方歌,或予续补,或改编,或增注,或作白话解,多不胜数。到现在进修中医者,尚多以此书作为入门读物。
汪昂的治学见解较为纯正、客观,他既重视阐扬《内经》等典范医籍之蕴旨,对汉唐以降之方药著作及临床名著亦均所探究,还善于接受新的科学姿势。明末清初,西方医学随传教士渐入我国,汪昂对此取相对开明的态度。他认为西医虽不明气化之理,但对人体形态方面的论述较为确凿;并认为前贤所说“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忆在脑”之说亦颇可取。他在《本草备要》辛夷条下说:“吾乡金正希先生尝语余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昂思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汪昂在学术想法上崇古而不泥古,乐于接受西方医学姿势,即医不分中西,当择善而从,对后世之“中西汇通派”在学术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除了这些之后,汪昂对养生学亦颇有研究。他所编撰之《勿药元诠》、《寿人经》等养生学著作,简要说明历代养生要言,并阐述导引、气功、摄养等防病健身方式和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饮食、起居等方面应注意的难题。汪昂从壮年业医至耄耋之年,精勤不倦,矢志普及,著述不息,在
《本草备要》自序中可以明确地看到署有“休宁八十老人”字样。“利物利人”、“有禅世道”是汪昂一生追求的目标。他立志以医济
世拯疾,为祖国医学的继承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难能可贵的是,汪昂为古代名医中自学成才的医药学家,虚心好学,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在《医方集解》凡例中说:“余不业岐黄,又学无师授,寡见鲜闻,尤称固陋,安能尽洞古人立方之本意哉。”这种虚心、求实的态度,值得大家进修。汪昂的主要贡献,体现于他丰盛的医学著述,除上述多种外,另有《脉诀歌》等手著,总计近10种之多。汪氏的学术影响及其对后世进修医药方剂学所起的积极影响,是我国医学进步史上屈指可数的重要人物。
脑是元神之府,也叫啥子
李时珍的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皆佚。
1、《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
这部辉煌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也许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体系、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2、《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拓展资料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实惠诵记,因此上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
《濒湖脉学》对中医基础学说研究和临床操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中医典范之作。
3、《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扩展资料: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当地名医,曾封太医院吏目,
著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兄名果珍。李氏14岁中秀才,三次赴武昌乡试未中,遂专志于医。
李氏博学多艺,乡试失利后,从理学家顾日岩处学过经学。上自典范,下及子史百家,靡不阅览,对理学有很深造诣。李氏承家学,阅读医书,教授生徒,为贫民治病,多不取值。1548年,治愈富顾王朱厚之子,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掌管良医所,被荐为太医院判。
1552年,李氏开始搜集材料,为编著《本草纲目》作准备。李氏编著《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藉之不足、继承我国本草研究的传统,独辟蹊径,把本草学推给壹个新的高峰。
李氏的学术想法和研究方式很有特色,达到壹个新水平。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操作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式,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氏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相对和分类、解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式。
观察和试验是本草药研究的基本方式。李时珍对药物用亲自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式,获取很大成功。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分类使药物研究体系化,决定因素还是怎样确立分类的标准。李时珍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
除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他还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
李时珍为弄清每味药物,提出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八项任务,这八项不是每味药全有,有的五项、六项不等。实际上是对每味药既作出体系解析,又进行了综合综合,而在解析基础上,又作了高度概括和综合。
批判继承和调查研究是李时珍研究的重要方式。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考核诸家异同,用自己观察试验结局,加以参证:《本草经》中只载枸杞之名,未言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子微寒;
《药性论》谓枸杞甘平、子、叶皆同,《本草衍义》说枸杞是梗皮,李时珍说:“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
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也”。李氏经过研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到之处”,这种灵魂,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活动主题中。
李氏躬亲操作,广泛给劳动人民进修,注意调查研究,是他又一重要研究方式。莶一药,众说纷坛,有谓似酸浆,有说为苍耳,有曰即地菘;李氏经过广泛征询,聚诸草谛视,得出莶即猪膏母之确论,他从京师还,见车夫用旋复花治跌打损伤,遂肯定其益气续筋,补劳损之功。
邻家小儿食积,偶取羊食之,归而大吐愈,李氏因此首载此品种入本草。他从猎户口中知虎骨强志壮神之功能;从菜农处明确芸苔即油菜,从工人处学得防止矿中毒之法,山人、渔翁、农夫、皮匠、猎户,都是他的老师,使他从调查研究中获益非浅。
历史考证方式是李氏常用的科学方式。通过文献考柬,《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来自天竺、大食、南洋、胡人、蕃人及由梵文、佛经中得到的医药姿势。经过历史考证,指出“按《本经》胡麻亦名巨胜,《抱朴子》云,巨胜一名胡麻,以黄麻于及大藜子伪为胡麻,误而又误矣,不可不辨”。
李氏主张人定胜天,怎么样?经过上面的分析研究方式取得的成果,使他更加坚决了这一信仰,认为药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式改造其天然性能。药性下沉者,用酒引之使其升;
升浮者以咸寒药引之使降,李氏昭示迷信神仙说之误,批判服食飞升举之谬,服金银,为赖水谷血肉之躯所不堪,“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居住水中,步履水上,是邪说;服食成仙“误食之罪,通乎天下”,药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
李氏治学严谨,对未知事物,常用“未审然否”?“亦无所询征,妨附于子,以俟博识”,作为小编归纳一下。
1578年,《本草纲目》撰成。1580年,李氏赴太仓访王世贞求序。李氏殁后,方得刊行。书印行后,节译成全译成日、朝、拉丁、德、英、法、俄诸种文字,流行全全球。英·李约瑟说:“明代最辉煌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濒湖脉学》1卷,撰于1564年。李氏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决病。至于论脉,将24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把浮、大、数、动、滑划为阳,沉、短、涩、弱、微划为阴。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李氏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李氏提出命门在两肾之间,为赵献可所发挥;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肯定脑为全身中枢的功能。尚著有《命门考》、《集简方》、《白花蛇传》、《脉诀考证》等,已佚。《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和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集体著作。
度娘百科—李时珍
药物学家李时珍
脑是元神之府,也叫髓海、头髓。
如下:
脑(英:brain,拉:encephalon)是中枢神经体系的主要部分,位于颅腔内。低等脊椎动物的脑较简单。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特别发达。脑包括端脑(大脑)、间脑、小脑、脑干(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其中分布着很多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的神经核或神经中枢。
并有大量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通过,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在形态上和机能上把中枢神经各部分联系为壹个整体。脑各部内的腔隙称脑室,充满脑脊液。脊椎动物中枢神经体系的顶级部位,生活机能的主要调节器。其中人脑是结构最复杂、功能极其完善的物质。
它是思考的器官,是心理、觉悟的物质本体。人脑可分为6个部分——(即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其中端脑和间脑又合称为前脑,脑桥和延髓又合称为后脑。)端脑,指大脑两半球;延脑或称延髓。
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脑干,其间有神经细胞团和神经纤维交错组成的脑干网状结构。人脑是从低等动物的原始神经组织经过长期的演化历程进步而来的。人脑达到高度的进步,主要在于大脑两半球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
大脑两半球的表面积扩大到一定程度,由于颅腔容量的限制而出现沟、回,并逐渐增加其数目。大脑两半球主要由灰质表层、白质和皮下神经节,即大脑皮质、神经纤维髓质和基底神经节组成。
由联合神经纤维(主要是胼胝体)联结在一起的大脑两半球划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而且它们各有一定的机能分工。
“元神之府”指的是
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是中国明朝最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其中一个。 生平 李时珍出身于壹个世医家庭。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由于家庭的熏陶,李时珍从小就喜爱医药。由于当时从医者的社会地位不高,因此身为医生的父亲李言闻只希望他读书应考以光宗耀祖,并不鼓励他习医。李时珍在14岁的时候不负父望顺利的成为秀才,然而之后3次参与乡试欲成举人,都难以遂愿,兼之他对医学的浓厚兴趣一直有增无减,于是决定弃儒从医专心研究医药。 在30岁时成为当地名医,楚王听说后聘李时珍为奉祠,掌管良医所事务,1556年,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在京师金陵供职了一年。辞职回家后,在雨湖北岸构筑新居,题名「红花园」,在此行医。 在他行医救人期间,他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李时珍多次上书朝廷标准重整医书的资料,可惜并无答复,于是他便利用在良医所和太医院阅读的大量医籍和坚实的文史基础,亲自对中国历代有关药物学的著作进行了整理。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然而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因此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于是李时珍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除了不辞劳苦到各地药及以自身试药之余,他遍访名医宿儒,又到处访问渔夫、农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间验方。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访。后来,他多次出外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访的生活。经过30年后,终于著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花了12年修订三次。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逝世,葬于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南2公里的雨湖之滨。(参看李时珍墓)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刊行。除了这些之后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濒湖集简方》、《三焦客难》、《命门考》、《五脏图论》、《濒湖医案》等,除前两种外皆失传。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盛的药学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 题解 李时珍用了大约27年的时刻才编写完成《本草纲目》,经过了三次改写,于万历六年(1578年)才最终完成。在这个经过中,李时珍参考了800多种书籍,多次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集样本,耗费了他特别大的心血。 《本草纲目》是以宋朝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资料主体增删考订而成的。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药物学家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用意在拾遗补正《本草纲目》,其中新增716种药材,补充161种药物内容,纠举错误34条。 体例 《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其中李时珍新增药物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式)、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解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这种分类方式在当时全球上是无可挑剔的。 评价 《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式,格式相对统一,叙述也相对科学和精密,对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的进步具有很大意义。 《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如南星和虎掌,本来是同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两种药物;以前葳蕤、女萎认为是同药,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苏颂在《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前人误认「马精入地变为锁阳」、「草子可以变鱼」,一一予以纠正之。而且在本书中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对某些药物的疗效,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的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本书还载叙了大量真贵的医学资料,除去大量附方、验方及治验病案外,还有一些有用的医学史料。 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达尔文更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但由于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准的限制《本草纲目》中的大部分条目不够科学,《本草纲目》中说铅粉辛寒无毒,事实上是有剧毒的;如其中人部收录的孝子衣帽、寡妇床头灰、死人枕席、懒婆娘的裹脚布(多垢者佳)、户限下土、古镜、灵床下鞋、自经死绳、草鞋、男 *** 治蛇咬、女 *** 治「五淋、阴阳易病」、人魄(人吊死后的魂魄)镇惊吓、人肉疗羸瘵(割股疗亲)、人中黄(人粪)治呕血、梁上尘治昏厥……等皆可入药,这些药物的药理影响都是没有科学根据或过于牵强(如粪中蛆、猪槽中水、市门溺坑水)。这部份李时珍大多引用《辍耕录》、《本草拾遗》的说法,以姑妄信之「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的态度。另外李时珍并驳斥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认为吃人肉疗羸瘵是错误的。 传播 《本草纲目》先后流传到了日本(1606年)、朝鲜、越南等地,1656年,波兰人卜弥格(P. Michael Boym,1612年~1659年)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本,书名《中国植物志》(Flora sinensis),在欧洲维也纳出版。1676年米兰出版了义大利文译本,1735年以后又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多种文字。林奈等欧洲科学家都阅读过这本书。
参考: zh. *** /w/index?title=%E6%9C%AC%E8%8D%89%E7%BA%B2%E7%9B%AE&variant=zh-
你是否想问有边套剧讲药物学家李时珍 TVB-本草药王 真有其人 《本草药王》是以李时珍的事迹为蓝本,剧中李时珍一家人,包括:父母、兄长及妻子,以及徒弟庞宪,历史上真有其人,并非虚构。 资料考究 《本草药王》剧中提及不少药材功效、药膳疗法及处方等,都经过大学教授和业界前辈指正,务求做到资料无误。 真药出镜 《本草药王》剧中提及多种药材,其中,罕有药材,如:牛黄…等,若你真的把它当作药」道具,便大错特错。剧中某些罕有药材,监制特意给药业老字号借来,给观众认识其真貌,一开眼界。 医官药箱 医官们出诊,随身会带备药箱。箱内有止血药、跌打药和一般解毒用之甘草粉,以备临场急救运用。 医官责任 太医院的责任主要为两大类,御医级以上的医官会在内宫范围视诊,专门侍奉皇上及妃嫔。而李时珍担任的吏目,专门为宫外的王公伯爵及大臣视诊。 逢请未必到 太医院是属于皇上私人御用,王公大臣要请医官出诊,都必须由内监上奏,得到皇上「恩准」,医官才可以出诊。若然你是失宠官员,就别妄想医官会为你效劳。 严禁小费 医官出诊后,若受到王公大臣赏赐,必须上报,不可私自受礼。贪污,不论古今,都绝不要许的。 医学世家.弃儒从医 李时珍(林文龙饰)三代行医,自少对医药耳濡目染,着迷于草药研究,但为遵父命投考科举,结局三次落第,遂决心弃儒从医。 时珍以服务百姓为主,对穷人赠医施药,甚得人心。他拜奇医小地藏(廖启智饰)为师,发明了「蒸气消毒化」、「冷敷法」、「疯狗症疗法」等等,闯出名堂,奠定他日后成为药王的基础。 温疫期间,官方药局执错药、奸商卖药的层出不穷,时珍遂立志重修历代本草,让世人以辨真伪。 权贵打压.逃亡隐世 行医成名的时珍,进入太医院。在此期间,他得以博览藏书,丰盛了他修订本草的资料。他又接触到针灸铜人,得以深入研究奇经八脉,并发表「脑为元神之府」学说。 时珍欲给皇上自廌重修本草,把药医纳入正途。可是,他因力谏丹毒之害,受到权臣严嵩(罗乐林饰)打压。严嵩不惜罗织罪名,欲毁时珍手稿。于是,时珍逃离太医院,展开逃亡生涯。 隐世行医.撰写巨著 逃亡中,时珍一边隐世行医,一边集研究草药,决以毕生之力完成《本草纲目》。被通辑期间,他仍冒险四出行医救人,为了医治重创病人,更用曼陀罗花成功研制成全身 *** 。 不幸,时珍最后被捕下狱。严嵩利诱之,要他交出《本草纲目》手稿,便可免死罪,时珍怎样决择? 红颜知己.错配鸳鸯 在时珍生活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壹个是婚配之妻吴慕榕(李诗韵饰),壹个是红颜知己冬青(叶璇饰)。 冬青懂得医药,跟时珍在医药救人故事中惺惺相惜而产生情愫。不料兄长果珍(艾威饰)亦喜爱冬青,时珍兄弟情深,于是让爱,并依婚约娶了慕榕为妻。 时珍成亲后,才发现冬青所爱之人是自己,已恨错难返,壹个是婚配之妻,壹个是红颜知己,时珍在情义之间陷于两难,他怎样自处?
参考: tvcity/drama/the_herbalist_s_manual/information/index
本草网目is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如何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言败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现在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无论兄弟们还是让我学医吧!」而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标准,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 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主推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在这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操作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从头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为了「穷搜博」,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给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确实如此,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上万卷医书,而且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敦煌的经史巨作,他遍读了;多少古代辉煌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他还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这些诗句给了他许多真正有用的医药学姿势,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和凫」。它们指的是啥子?是否有不同差异?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和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和「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然而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因此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像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很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如何化解呢?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访。后来,他多次出外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给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药的,有种田的,的,砍柴的,打猎的。热诚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到底是啥子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壹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了解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可以搾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在四处访中,或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特别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如何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知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特别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活危险去捉,以便给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籐,举目皆是。蕲蛇喜爱吃石南籐的花叶,因此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经过。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经过是:「多在石南籐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 刀破腹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也搞清了蕲蛇和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视,对着实物进行相对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当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摘过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来尝试,看看它到底有啥子攻效。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了壹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啥子独特攻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巖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接着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难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职业。全书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参考: me
该词组意思指的是脑。
脑为髓海,主人的灵魂觉悟、思考活动主题等,因此被称为“元神之府”。
元神是道家术语,指的是人的灵魂觉悟等,是人神志活动主题的原动力。
在中医学说中,脑为奇恒之腑其中一个,位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和脊髓相通,因此有“脑为髓海”之说。同时,脑和人体的灵魂、觉悟、思考活动主题密切相关,因此又被称为“元神之府”。